卫星电话消费级应用要等中国星网才起飞!

2025-07-30 10:27:08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220

  卫星电话的前世今生——行业应用,并非“新鲜事物”,小小的手机是如何连接如此之远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卫星手机已然浮现。目前世界上运营的四大卫星移动电话系统分别是海事、铱星、欧星和天通系统。

  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打造的Inmarsat-1开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最早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手机”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早于第一代蜂窝通信系统(1G)。目前网络已运营40多年,并演进至第六代,由4-5颗高轨卫星组成、覆盖全球(除南北极以外),重点面向海上用户更好的提供全球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

  1 998年,地面蜂窝系统正演进至第二代(2G),通信业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在2G和卫星之间选择了覆盖区域更广、技术上的含金量更高的卫星,并突破了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铱星(Irdium)系统组网。该系统采用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星座,覆盖全球(包括南北极),提供卫星电话、寻呼和数据传输等业务,主要服务美国政府机构,以及航空、陆地应急、物联网等行业。

  图2 铱星首款卫星电线年,总部在阿联酋的舒拉亚(Thuraya)将第三颗星高轨卫星送入指定的轨道位置、从 而完成组网,并向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的应急、海事等行业用户更好的提供卫星电话服务,其业务更侧重于语音和低速数据,终端更小巧。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制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 当时地面通信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为快速对受灾的人民实施救援,只能依赖国外卫星通信手 段保持震中地区与外界的通信。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系统的研制提上日程,在2016年,天通一号01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目前在网运行3颗星,由中国电信运营该系统民用部分,已形成星地一体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于应急、海洋、航空、户外旅游探险等领域。

  近年来,卫星通信悄悄潜入了消费者市场,“手机直连卫星”持续升温,据新闻媒体报道,苹果 、AST、Lynk Global、高通、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均在积极开展手机与卫星直连通信的相关研究和产品研制,苹果和华为已在现有版本手机终端上实现了“手机直连”技术。

  原来,大众消费类手机连接36000公里的天通一号卫星在2021进行了技术方案的论证。技术方案论证完后,接着就是到了12月份准备组织研发技术。这里提到的是联合研发,联合了多家知名厂商,成立了联合攻关团队。这里具体联合了哪些知名厂商,想必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明白了。

  到了2022年10月份,慢慢的开始有直连天通一号卫星的工程样机出来了。2022年10月份到2023年3月份,进行了开始做了大量的外场测试。mate60 pro发布后,有不少人不相信是直连了天通一号卫星。不过随全国各地网友手持mate60 pro在各种场景下的的评测曝光,有些甚至还在飞机上拨通了卫星电话,真相已经比较清楚明白了。从中国无线电大会上曝光的路测的路线图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大众消费类手机直连天通一号的路线中不出意料的包含了罗布泊。

  三、终端突破之后,中国星网的低轨卫星通信网才将真正迎来消费级应用起飞!

  进入5G时代,尤其是2022 年支持卫星接入的3GPP Release 17 规范发布后,能“上星”的高配置手机越发吸引人们的关注,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及运营商加速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的研发。2022年9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50;紧随其后,苹果发布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iPhone14。各终端厂商的技术创新让卫星手机摆脱过去的“大哥大”气质,撕掉“昂贵”“小众”的标签,走向消费电子领域这个大舞台。

  :近几年,换机周期呈现慢慢的变长的态势,甚至有机构预测全球平均换机时间超过4年,而在某些市场,这一数字将延长至5-6年。换机周期的延长其中根本原因是手机创新迭代吸引力不足。而华为mate60系列的上市则因为在卫星通话功能、显示自适应刷新率以及搭载鸿蒙 4.0,接入 AI 大模型等系列技术亮点众多,性能大幅度的提高,正如网友热传的“遥遥领先”,这

  必然引引发换机热潮,集中释放这几年换机周期延长下积攒的消费需求,筑基销量回归。

  中国星网成立,专门负责统筹空间互联网建设的规划与运营。2021年4月22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区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股。中国星网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卫星通信、卫星应 用产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航天产业对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响应和落定。

  中国星网逐渐完备产业布局,加速卫星通信全面发展。自成立以来,中国星网陆续成立了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中国星网共享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星网网络创新研究院、中国星网网络应用研究院,并直接控股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间接控股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此外,中国星网投资15.8亿元的总部大楼建设进度也很快。

  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这是一家新公司,但背景可不简单,是由海南省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投资的金额100亿人民币,唯一股东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月11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1号发射工位整体的结构封顶。

  以往,通信卫星主要停留在地球同步轨道。该轨道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不考虑轨道摄动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天相同时刻经过地球上相同地点的上空,对地面观测者而言,每天相同时刻卫星出现在相同的方向上,这样它们相对于地面基站来说就是稳定的,能保证提供连续服务,并且轨道高度高,覆盖范围也广。

  随着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增多,这条轨道已经慢慢的变拥挤。(注:两颗卫星之间一定要保持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以防止碰撞和干扰)。

  而低轨卫星高度大幅度的降低带来的主要优势之一是时延快速缩短,新兴低轨通信星座大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50ms以内的时延,与地面光纤网络相当,这也使其能支持在线游戏或视频聊天等基于实时或近实时数据传输的应用。

  此外,与大卫星相比,单颗小卫星成本较低,易于批量生产,发射的选择也更多,可以搭载发射,也可以专门一箭多星发射,多颗小卫星组网也能轻松实现甚至超出单颗大卫星功能和性能,现在不少遥感卫星、低轨道通信卫星都选择小卫星以及微小卫星平台。

  目前,中国的星座计划预计发近1.3万颗低轨卫星,今年已经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卫星,预计明年开始步入批量发射。到2030年,平均每年发1800颗。

  有趣的是,中国选择了更低轨道的方式来部署一些卫星,这与“星链”计划采用的较高轨道有所不同。低轨卫星的部署可能会提供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带宽,这使得通信更为高效。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环球通信

上一篇:全省住建系统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下一篇:智慧校园视频电话解决方案让学生与家长沟通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