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梅州市分行始终与梅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频共振,一直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图为建行梅州市分行支持建设的梅大高速梅州东环支线项目。(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建设银行,因建设而生,因建设而兴。”1954年,我们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开始后,为使国家巨额投资能发挥最大效能,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后于1996年3月26日正式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应运而生,开启了服务国家经济建设70载的光辉历程。
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1972年,这股金融力量延伸至苏区梅州,中国建设银行梅州市分行(原名“梅县地区中心支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建行在梅州这片红色热土播下了金融服务的种子。岁月流转,时代变迁。1988年9月,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建行梅县地区中心支行更名为建行梅州市分行,这一名称的变更,不仅是地理位置和行政级别的提升,更是建行梅州市分行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新使命的开始。自那时起,建行梅州市分行便紧密围绕梅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脉搏,与梅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书写着属于梅州金融的辉煌篇章。
梅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城市,虽地处边远却志在千里,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梅州便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决心,一直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行梅州市分行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梅州机场(原名“梅县机场”)、广梅汕铁路、梅大高速公路梅州东环支线、嘉应大桥、东山大桥、留隍大桥……这一系列重大交通地标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梅州的交通条件,更为梅州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在这背后,都凝聚着建行梅州市分行的心血与汗水。
在以前的建筑工程中,拨款通常是根据施工进度来进行的。从项目论证到资金拨付,从现场勘查到风险防控,建行梅州市分行的项目经办人经常要深入工程现场,拿着皮尺量细节,与工程建设者并肩作战,一起住板房、吃干粮,梅州建行人成为梅州建设大军中的金融“拳头部队”,生动诠释着“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行人”的使命担当。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行梅州市分行还积极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壮大。梅县东风集团公司、梅州市管道煤气公司、蕉岭长潭水电站、大埔青溪水电站、梅县槐岗电厂等当年重大企业项目的成功落地,不能离开建行梅州市分行的鼎力支持。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为梅州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为梅州工业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建行梅州市分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每一步发展都紧扣服务实体经济。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建行梅州市分行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素有“广东脐橙之乡”美誉的梅州平远县,脐橙产业以其高达11亿元的综合产值,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然而,农业产业周期漫长,投资规模巨大,资金链管理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挑战。2018年,平远某生态园在发展初期便面临现金流紧张的困境。建行梅州市分行敏锐洞察到这一问题,迅速响应,为其提供两笔合计900万元的精准金融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金钱上的压力。最终,该企业不仅成功克服了发展瓶颈,更实现了3000万元的喜人销售业绩,谱写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服务深层次地融合的成功案例。截至2024年8月,建行梅州市分行在支持地方农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涉农贷款新增9.6亿元,余额达63.2亿元。与此同时,该行积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辖内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公司可以提供1.34亿元的信贷支持,并为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563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
规上企业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行梅州市分行从始至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为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该行注重对企业的精准服务,以支持企业“升规入统”为目标,积极开发差异化金融理财产品。成立于2008年的广东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非金属功能性粉体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着研发技术投入大、环保要求高等挑战,造成企业现金流压力。建行梅州市分行及时了解企业困境,为其提供1000万元“善新贷”,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功实现“升规入统”。截至2024年8月,建行梅州市分行已为7059户小微公司可以提供超过46亿元的普惠金融支持,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31.7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达8.6亿元,充分彰显了该行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和科学技术创新企业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进入新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建行梅州市分行在继承传统、发扬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对建设银行作出的增强“三个能力”重要批示精神,即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在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方面,建行梅州市分行紧紧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支持梅州建设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通过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对接梅州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梅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8月,建行梅州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14亿元,为当地5家上市公司累计授信95.87亿元,信贷余额达45.16亿元。该行坚定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制造业贷款余额达42.7亿元,新增贷款2.5亿元,持续助力梅州制造业蒸蒸日上。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贷款余额达28.68亿元,新增6.63亿元,增幅达30.07%,有力支持了红色苏区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此外,该行作为交通、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金融主力军,提供超过35亿元的贷款支持,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在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方面,建行梅州市分行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员工风险意识等措施,逐步的提升对风险防范化解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方面,建行梅州市分行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热情参加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设。针对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企业项目,通过投放贷款、调整利率、调整结息周期等方式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同时也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贷后管理和风险监测力度,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稳健运行。
在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方面,建行梅州市分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通过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拓展跨境金融业务领域等措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近年来,建行梅州市分行在外汇合规年度考核中连续7年荣获A级评定;成功落地梅州历史上单笔金额最大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以及多项首笔跨境融资业务;为多家公司可以提供了“跨境风参+外币掉期”“外币存款+外币掉期”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建行梅州市分行在“本外币一体化、境内境外一体化”上的综合服务能力,更为梅州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时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快速地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
今年7月1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商事登记服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梅州市隆重举行,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建行梅州市分行“政银携手”,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务实创新的合作精神,共同开启了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深层次地融合的新篇章。建行梅州市分行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号召,将商事登记服务全面下沉至其遍布全市的30个营业网点,构建起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这一创举,不仅实现了企业注册流程的极大简化,更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愿景成为现实,为梅州市的市场主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支持。
政银合作,智慧服务,折射出建行梅州市分行对重塑服务格局、加速转型发展的探索和追求。
在服务群众生活方面,建行梅州市分行同样以“金融+科技”为抓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重点场景建设,搭建多个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让用户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币“零手续费、实时到账、可控匿名”的强大优势;依托“建行生活”平台,推出数字人民币交易享受折扣等系列优惠活动;提供智慧缴费方案,为多家单位提供更便捷的“五险一金”代扣方式;在全省首家落地市委和市政府两大机关“智慧食堂”,至目前成功上线个智慧食堂项目,服务客户超4.18万人。
善建者行,成其久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奋斗历程,建行梅州市分行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五十二载风雨兼程,铸就了建行梅州市分行今天的辉煌成就;五十二年的不懈奋斗,更激励着新一代梅州建行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征程。
“因建设而生,因改革而兴。我们仍将充分的发挥自身在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对接梅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的需求,为梅州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提供更精准、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还将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入发展,为梅州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多的建行智慧和力量。”建行梅州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曾聪表示。新征程上,新一代梅州建行人将用汗水和勇气书写华章,以敬业和勤恳播种希望,在梅州“苏区”+“先行区”双区建设中,踔厉奋发,贡献建行力量、展现建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