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政务服务更聪明 企业群众更舒心

2025-07-30 10:33:59

来源:火狐官方站点

112

  “原以为办营业执照要好几天,没想到来了就能办,实在太方便了。”前不久,在湖北省襄阳市市民服务中心一楼“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张萌在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只花不到几分钟就拿到了其申办的运输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面对如此快速的企业开办流程,张萌由衷地点赞。

  5月28日,襄阳市企业登记注册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审批”,进入“秒批”时代。这只是该市加快创新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湖北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6月29日,“i襄阳”App正式上线运行,指尖上便可一站式完成在线预审、受理、审批、办结的全流程审批业务。这标志着襄阳“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迈上崭新的台阶,政务服务从“集中办、网上办”迈入“掌上办”新阶段。

  让城市更智慧,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时尚……襄阳市探索创新公共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路径,全方面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推进“一网通办”。加快乡村两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逐步的提升“一张网”的注册率和网办率。截至6月底,襄阳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覆盖事项达29.45万件,注册用户80.35万人,受理各类政务服务32.1万件,汇集各类办件数据96.84万件。

  推进“一窗通办”。对市民服务中心进行重新布局,将首批598项“一窗通办”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并启用“综合受理平台”。目前,通过综合窗口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901件,通过“综合受理平台”受理302件。

  推进“一事联办”。将“一件事”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归集到综合受理窗口办理,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程帮办。目前,办公司、买卖二手房、办理退休手续等事情实现了“一事联办”。

  推进“自助办”。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服务设备20余台,全天候提供公安、税务、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的500余项自助办理服务。

  “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拿地开工了!”7月10日,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张玉峰高兴地说。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航鹏公司千万套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建设项目开工一再推迟。为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襄阳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推行区域性统一评价,使该公司享受到这一改革成果,能够尽快拿地开工。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大力弘扬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针对企业在办理投资项目拿地过程中存在的专题评价多、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性统一评价,让企业免费享受成果,加快项目落地时间,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共有45个、总投资约270亿元的项目享受了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

  同时,襄阳市行政审批局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涉及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农业生产必需以及重要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综合运用区域性统一评价、“先建后验”、容缺受理审查、告知承诺审批等举措,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为了更好地服务复工复产,襄阳市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开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公布政策信息90余条;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区,将涉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窗口部门纳入专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共提供咨询4299次,办理业务2700余次。

  另外,襄阳市探索实行网络勘验和网络评审,对需要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的项目,采取实时连线、远程核查、在线反馈、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先后对襄阳城镇居民养老示范等项目采用视频会议开展评审,实现全流程“零跑动、不见面”和“无纸化”审批。

  “网办大厅24小时‘不打烊’,只要有网络,就可随时随地办,线月,马先生在襄阳市襄州区购买了一套二手房,需要办理房屋抵押手续。本来他以为会挺麻烦,可是没有想到,在银行客户经理的办公室里,仅用几分钟就办好了。

  如今,即使市民在外地工作,需要办理在襄阳购置的房产证件,也不需要专门跑回襄阳,只需在网上递交申请、刷脸认证就能办理。襄阳不动产登记部门可在网上核发电子不动产权证。若需要纸质不动产权证,也可邮寄到外地。

  除此之外,襄阳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创新,搭建襄阳政务区块链基础服务网络,实现对网络和节点的软硬件资源、服务运作时的状态的可视化实时监控;加快完成61个单位的2亿条存量数据上链工作,为数据源头追溯奠定了基础;努力建设襄阳智慧城市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控。

  在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面,襄阳快速推进民生服务的集约化,上线养老金年审、新生儿入户等600多个服务事项。市民“电子一卡通”在该市13家二级以上医院诊疗、公交乘车、社保综合业务、医保缴费等领域大范围的应用。

上一篇:智慧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开启物流园区智能化新时代
下一篇:数字政府才智政务一网通办云渠道:敞开数字化政务新篇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