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指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以耐心资本为助力,以新质生产力为动能,打造推动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双引擎。耐心资本和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系,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正推动中国经济航船穿越传统增长模式的红海,驶向高水平发展的新蓝海。
2024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发展耐心资本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耐心资本的本质是时间贴现率的革命性调整,它用长期价值评估替代短期套利思维。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问题和挑战;因此就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主动应对,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耐心资本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通常较少受到市场短期波动干扰。它通常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并考虑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一马当先的优势、商业模式等非财务指标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项目、长期资金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2022年间存续期超过10年的基金平均IRR达到18.7%,比5年期基金高出5.2个百分点。这种时间溢价效应在生物医药领域尤为显著,信达生物从创立到首款抗体药上市耗时8年,期间累计融资超百亿,最终造就市值千亿的创新药企。资本长周期化正在重构资源配置的底层逻辑,当长期资金市场的指挥棒从市盈率转向研发投入强度,中国经济正在构建新的价值评估体系。耐心资本是可持续金融的一种体现,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资金支持,增强金融市场的深度和韧性,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抓手。耐心资本所倡导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与中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的需求高度一致。
2023年9月7日,习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性阐述。习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生产要素的量子化跃迁,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算法构成新生产工具,智能系统形成新生产关系。这种变革使得传统产业效率提升呈现指数级特征。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写全世界创新版图,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创新史,是生产力特别是新的生产力发展史。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领域的全球占比从2016年的12%跃升至2022年的38%,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这些突破不是单点技术的胜利,而是创新要素系统重构的必然结果。2024年,科学技术创新亮出的答卷让人眼前一亮,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大国重器持续“上新”,凸显中国创造硬实力。
科技是引领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期资金市场是实现创新驱动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器。科技与资本的双向奔赴正在产生乘数效应。根据麦肯锡研究,AI与传统产业融合可带来13万亿至22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增量。增强长期资金市场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包容,构建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的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体系,做好科学技术创新与长期资金市场双向良性互动这篇大文章,通过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形成从科技到产业再到金融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培育耐心资本上,重要的是让资本“耐心”。加强对资本与创新结合的引导,促进耐心资本催化新质生产力的完美范式。合肥市政府投资京东方案例堪称经典。2008年合肥财政收入仅300亿时,毅然拿出90亿投资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最终培育出全球显示产业领军企业。如今合肥模式已迭代至“以投带引”3.0版本,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复制成功。
站在历史维度观察,工业革命本质是资本形态与生产力形态的适配过程。蒸汽时代股份公司制度催生机械生产力,电气时代风险投资助推电力革命,数字时代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正在开启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篇章。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经济稳步的增长曲线的斜率变化,更将重塑人类文明的底层发展逻辑。当资本学会等待,当创新突破阈值,高水平发展的未来图景已然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