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经开区和高新区为代表的园区,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抢抓机遇、奋发进取,收获了卓越的成就。当前,国内园区发展格局正在从“全面铺开”迈向“标杆引领”的新发展阶段。为进一步发挥标杆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响应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园区发展痛点难点、挖掘典型经验做法。我们正真看到,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百强园区”的发展方略正从以“政策优惠”为核心的“招商”转为以“客户服务”为核心的“营商”。“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慢慢的变成了百强园区探寻新时代高水平发展的新路径。特推出系列研究文章,以期为各类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本篇为系列研究第四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困难凸显,如何对标国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企业关切,构建更高效、更精准的客户服务体系,是园区高水平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基于对百强园区的经验分析和对企业的跟踪调研,针对园区客户服务存在的“注重投前服务、忽视投后服务”“多为被动服务、少有主动服务”“专长标准服务、逊于行业服务”问题,总结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先进园区的发展路径、模式和经验,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就园区如何构建企业服务体系,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要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为抓手,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激发企业对仪器设施租赁、检验测试认证等技术创新服务,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及数字化转型、低碳化转型等服务的需求。二是加快补齐和完善对第三方市场化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体系,激发供给方积极性。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联合摸底调研,瞄准园区服务短板,精准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其在园区开展培训、宣贯等。
依托下属事业单位或国有平台公司,组建并做大做强“园区客户服务中心”。中心发挥枢纽作用,对上链接和承接园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发改、经信、商务等有关部门的客户服务职能,对下管理产业载体,服务行业企业,从而逐步缓解“管委会各部门服务精力有限”的情况。同时,支持“园区客户服务中心”整合外部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打造一站式客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围绕企业共性和个性服务需求,以“企业填报一个端口、客户服务一个平台”为原则,建立1个涵盖企业画像、产业监测、客户服务(包含综合服务、政策超市、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载体服务、人才服务等)、意见反馈等功能模块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要强化平台的线下运营,依托平台,编制形成《园区企业服务指南》,并组织并且开展常态化的客户服务活动。
面向园区主导产业,在同一行业选不一样规模、不一样的产品方向的企业,开展全面、细致的调研,进一步探索企业需求,论证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明确服务功能、建设和运营模式、投资规模和预期效益,避免“建而不用”的问题。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率先突破知识产权、测试认证等园区企业需求较集中的领域。鼓励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以参股形式,承接平台运营。
加快出台《园区客户服务合伙伙伴计划》和《园区客户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重点支持的服务方向,并加强服务机构的遴选和评价。通过动态申报、考核评价、规范管理持续筛选一批市场化的平台建设和运营主体,构建企业服务生态。支持园区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面向垂直行业提供服务。支持园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享创新平台资源,并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建设“客户服务广场”,推动实现集聚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